【译文】
司空曹操的祖父中常侍曹腾,与左悺、徐璜都是邪恶之人,贪婪凶残,放荡邪辟,伤害教化,虐杀民众。其父曹嵩如乞丐一般被曹腾收养,凭借行贿而窃取官位,车载金玉输送给权势之门,因此窃取到太尉之职,妄图颠覆国家政权。曹操本是宦官的后代,本来就没有好的德行,轻佻狡猾,幸灾乐祸,唯恐天下不乱。……
曹操便任意独断专行,挟持汉献帝和百官迁都许昌。他轻视、欺侮朝廷,败坏法纪,领受三公的爵位,独揽大权,爵位赏赐随心所欲,处罚杀戮随口说了就算,被其宠爱则五族之内的人都得到好处,被其厌恶则父、母、妻三族都遭到诛灭。……曹操还设置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官职,其经过的地方,冲击破坏,尸骸无不暴露在外。……
通观史籍所载,暴虐的奸臣,贪婪残酷者,曹操是最突出的一个。将军袁绍正在讨伐外敌,还未来得及教训曹操,对其特意宽容,希望其能自我悔改。但是曹操狼子野心,暗藏叛乱阴谋,想要排斥朝廷重臣,孤立、削弱王室力量,除灭忠诚正直之臣,以成其枭雄专权之势。
【小识】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盘踞在邺城的大将军,都督冀、青、幽、并四州军事的袁绍,在击败公孙瓒之后,动员了10万大军,准备进攻曹操和汉献帝所在的许昌。此时的曹操,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近4年时间了,4年间,他兼并吕布,蚕食袁术的地盘,拥有兖州、徐州全境及豫州、司隶的部分领地,实力大增,再加上独得的政治优势,俨然成了北中国境内最强大的诸侯之一。袁绍野心勃勃,企图统一北方,所以,他就不得不与曹操决战。为此,他发兵10万进攻许昌,其实也就是官渡之战的前奏。
袁绍发兵之前,还想争取摇摆不定的刘备。刘备表面上依附曹操,但去就尚在疑犹之间,于是,袁绍让“章表殊健”(曹丕语)的陈琳撰写檄文,向豫州刺史刘备发出劝说和出兵的命令。此举不仅争取到了刘备的支持(官渡之战中,刘备偷袭许昌南部,为曹仁所败,但其行动显然是支持袁绍的),而且还成就了一篇传扬千古的骂曹檄文。
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曹操毫无疑问是汉末最杰出的人才,他的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慧眼识人、大胆用人,打造了曹魏集团的雄厚实力,为结束汉末战乱、促进国家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相较而言,袁绍志大才疏、刻薄寡恩、刚愎自用,不能很好地听取意见,也不能很好地用人,因而,其失败在情理之中。但是,对于当时作为袁绍谋臣的陈琳来说,他为袁绍作檄文,必须将袁绍写成当时最优秀的诸侯,将曹操写成穷凶极恶、死有余辜的权奸,这是檄文撰写的基本要求,并不能完全说明陈琳的政治倾向或认识能力问题。
在文中,陈琳将袁绍的征讨视为挽救危难、粉碎篡逆的正义之举,将曹操的任何整治行动都视为奸臣篡权的演习,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以诋斥曹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痛骂曹操祖、父三代,说曹操是“赘阉遗丑”,即曹操是宦官之子。宦官怎么会有儿子呢?这样的辛辣挖苦,确实是刻薄之极。但是,考虑到古代宦官的恶名昭彰,考虑到士大夫对宦官的极端蔑视,我们就能体会到,陈琳此骂,确实是骂到了曹操最忌讳、最软弱、最没底气之处,也最可能赢得摇摆之间的士人的支持。陈琳接着说,袁绍假曹操以兵权,可曹操忘恩负义,专权专威,杀戮士人,后来曹操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是其专制朝政的开端。他还说,曹操为了搜刮民财以养活军队,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盗墓勾当,说曹操不仅亲自参与盗掘梁孝王墓,还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两个专门负责挖坟的官职。所以,陈琳得出结论,历来关于“无道之臣”的记载中,“贪残酷烈,于操为甚”,曹操是最坏的典型。文章还赞扬了袁绍的正义之举和雷霆行动,并号召各路诸侯剪除曹操,以建立功勋。
应该说,限于檄文特定的政治属性,其间的是非观念是完全偏激的,我们可以不予理会,但是,从文章写作的角度来说,陈琳显然是高明的、成功的。陈琳没有凭空杜撰,而且还把曹操的每一次重要政治活动都解读出凶残、专权、阴谋篡权的意味,这样的解读很能混淆视听甚至蛊惑人心,也难怪曹操第一次读到本文时,感到了深深的震惊。据《三国志》裴注记载,当时曹操正患风疾,卧病在床,读完本文后,遽然说:“此愈我病。”檄文遽然能让曹操的风疾病愈,可见对曹操的震惊程度。而且在后来的民间文化中,曹操成了典型的白眼奸臣,也很难说与陈琳的这篇檄文之骂没有关系。
官渡之战后,袁绍集团灰飞烟灭,陈琳也被俘虏。曹操怎么处置这位曾经辛辣骂自己的人呢?他不但没有处死陈琳,也没有给陈琳穿小鞋,而是惜才爱才、重用了陈琳。不过,对于陈琳的檄文之骂,曹操并未忘却,他责问陈琳:“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三国志•王粲传》附《陈琳传》)你当初为袁绍作檄文,骂我就可以,为什么要骂我的祖宗呢?曹操是大度的,但是,无论如何大度,对于陈琳连骂三代的事实,却还是难以释怀。所以,尽管重用了陈琳,但他还是要把该说的话说给陈琳,因为他不吐不快。(萧寒)
![]() | 槐角:连珠状,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皱缩而粗糙,背缝线一侧呈黄色。果肉气微,味苦,种子嚼之有豆腥气。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功能。用于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主产于天津、北京、河南、山东、江苏、安徽、陕西、河北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