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酒泉纪检监察网|中共beat365下载地址_365bet备用网_365彩票手机app下载纪律检查委员会|beat365下载地址_365bet备用网_365彩票手机app下载监察委员会
        酒泉纪检监察网> 廉洁文化> 清风文苑> 浏览文章

        beat365下载地址_365bet备用网_365彩票手机app下载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2-04-25 15:12 分享

          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唐代陆贽非常看重团结的重要性,他在《兴元论赐浑瑊诏书为取散失内人等议状》中写道:“天下之人,垂涕相贺惩忿释怨,煦仁戴明,毕力同心,共平多难。止土崩于绝岸,收板荡于横流,殄寇清都,不失旧物。”陆贽以此告诉世人,上下同欲、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消除隐患,保持长盛不衰、长久发展。

          事实上,不管是一个人,一个集体,还是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绝不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皆是在克服困难、化解风险中前进的。很多时候,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靠单个力量是很难应对的,需要上下左右毕力同心,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以实现共克时艰、共平多难。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众人团结,无往不胜。如果兄弟阋于墙,上下不团结,不仅克服不了困难,还会让小患演变成大患,乃至分崩离析,一发而不可收拾。

          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讲述了将相从“不和”到“和”的故事。面对秦国的施压和挑衅,蔺相如以自己的血性和智慧化解了危机,赢得了上下认可,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总想找茬。蔺相如则坚持团结为上,处处避让,并对门人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听后,负荆请罪。由此,将相和睦,共同应对风雨,赵国国威军威颇盛。可见,只有将相和睦,同心御敌,才能让人不敢小觑。

          人心齐,泰山移。面对多难,善于团结、一心为公者总能留下美名;而不重团结、不讲大义者终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唐代韩愈文章《〈张中丞传〉后叙》,记述了睢阳保卫战中将士团结御敌的故事,也抨击了那些不相互支援的做法。许远不计名利,善于团结,“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许远官位虽高,却甘愿屈于张巡之下,两人共同抗敌,虽身死名节永存。相反,当时驻军临淮的贺兰进明,“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贺兰进明心怀私心,不讲团结,放任风险发生,被后人所唾弃。

          革命战争年代,我军之所以多打胜仗,重要原因就是善于打协同仗、团结仗,“胜则全力以赴,败则拼死相救”。今天我们正处于新时代,也要清醒地看到,站在百年奋斗的新起点新方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甚至会出现一些“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可以说,推进新时代强国事业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更需要我们勠力同心、一起向未来。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过去,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今后,依然要靠团结奋斗创造美好未来。新的征程上,只要上下同欲、毕力同心,凝神聚力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共平多难、攻坚克难,就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创造新的更大成就。(桑林峰)


        责编:廉政酒泉
        二维码
        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