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党委换届以来,巡察工作开局良好、稳步推进、成效明显;但工作中也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市县巡察工作推进有力,成绩值得肯定
市县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巡视工作规划》和省委安排部署,在过去探索开展巡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稳步推进工作,巡察工作发生很大变化。主要有几个特点。
一是领导普遍比较重视。各市县普遍成立了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或纪委书记担任组长。大部分市县党委书记对巡察工作“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促进改革、推动发展”的职能作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能够主动过问和经常研究巡察工作;市县纪委、组织部与巡察机构协同配合比较顺畅,协调推进工作比较到位。
二是机构编制陆续落实到位。各市县都明确巡察办为党委工作部门,按照“组办合一”原则核定巡察办人员编制,主任、副主任选配到位,工作人员也在陆续选配中。一些市县针对行政编制紧缺的问题,积极谋划成立事业编制的信息中心,争取增加工作力量。市县巡察办虽然人数编制较少,但选配的干部都比较年轻精干,精神面貌和工作活力普遍较好。
三是巡察工作全面铺开。大部分市县在巡察机构组建前就已经探索开展了巡察工作。去年各级巡察机构陆续健全完善以后,各市县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两个维护”根本政治任务,及时研究制定巡察工作五年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扎实推进巡察全覆盖,巡察工作在新的起点、新的基础上有了新的作为,实现了新的突破。
四是方式方法有探索有创新。各市县结合实际,探索创新了一些管用有效的办法,值得相互学习交流。针对巡察对象多、工作力量不足,熟人社会监督难、工作不超脱等问题,探索“市级统筹、提级巡察,混合编组、交叉巡察”方式,开展了提级交叉巡察,有效破解了熟人社会监督难题。一些地方对照政治巡察要求,梳理政治巡察共性问题清单,提供巡察组在工作中参考。
五是巡察监督成效初步显现。巡察以发现问题作为生命线,以推动解决问题作为“落脚点”。各市县积极在深入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想办法,发现了一批比较典型的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专项巡察,紧盯脱贫攻坚安排部署、土地征收流转、惠农政策落实、农村“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了一些扶贫工作中的责任问题、作风问题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把巡察利剑直插基层。
六是规范化水平逐步提高。各市县参照省委巡视工作制度规定,在前期巡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相关的制度规范和操作流程,形成了简明实用的制度汇编,工作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特别是对标中央巡视和省委巡视,完善体制机制,工作质量也明显提升。市县党委从人、财、物、办公用房等方面加强对巡察工作的保障力度,采用单独预算、纪委统管的模式,基本保障了巡察工作经费。巡察工作网络系统、单机版等信息化建设也在积极跟进,已引起市县的重视。
二、认真谋划,深入研究解决巡察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是如何深入发动群众。巡视巡察监督与纪检、监察、派驻等党内监督相比,最鲜明的特征是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把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和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有机结合。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主动出击、积极作为,是巡视巡察的鲜明特点。调研期间巡察干部普遍反映,巡察期间信访量偏少,个别谈话也了解不到有价值的信息。这种情况在省委巡视中也有表现。群众的参与度层层递减,对巡察的信任度也在层层递减,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巡察质量。当然,随着巡察的不断深入,社会风气不断好转,信访件会越来越少,这是一种趋势,但现在还没有到这个时期,关键还是发动群众不够深入充分。这其中有两个层面的因素,第一个层面是巡视巡察工作自身的原因,巡视巡察公信力层层递减。公信力越高,群众参与度就高,比如中央巡视公信度很高,省委巡视次之,到市县巡察就逐级下降了。目前,群众对市县巡察持观望态度,需要我们主动出击,打消这种顾虑,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巡察的威力和巡视是一致的。第二个层面是群众自身的原因。市县干部群众工作生活的半径有限,局限性比较大,受熟人社会影响,反映问题有顾虑。加之一些群众小农意识、市民思想比较严重,关心关注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的比较多。市民社会同公民社会相比,市民更多关心的是自身利益,表现在信访上,就是反映个人具体诉求多,反映党委和政府落实政策的问题少,这种现象越往基层越明显,越往下越谈不出问题。而公民社会的特征,是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能积极参政议政,关心公众利益。近几轮省委巡视发现的问题,大部分都是主动出击发现的。如何破解发动群众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研究。提高入户走访率是一种办法,另外要主动与领导干部开展谈话,特别是主动找离退休干部、多年从事党建和纪检工作的干部谈话,还要主动找公民意识强的群众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增强群众监督意识的方法途径,不断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如何破解熟人社会难题。熟人社会是客观存在的,这种社会现象,在市县两级表现尤为突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关系社会、血亲社会,家族关系、姻亲关系、战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非常普遍,以地域、血缘、同学为纽带,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越到基层表现越突出,这就增加了巡察监督的难度。巡察工作要延伸覆盖到村、社区,这种问题就会更加突出。比如,这几年清明节期间,一些地方祭祖的风气很浓,有些甚至以姓氏为纽带开展隆重的祭奠活动,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社团关系,本质是一种小团体利益,同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相违背的。巡察是党内监督的最后一道防线,巡察工作的威力不是我们自身打造出来的,而是中央巡视创出的品牌。巡察工作不让利剑蒙尘,不让利剑成为“豆腐剑”,就必须下功夫破解熟人社会问题。市县要共同研究,从体制机制上来破解,要积极采取市县统筹、交叉巡察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结合实际探索创新,下大气力破解难题。
三是如何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发现问题是巡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发现问题不仅要看数量,更重要的是看质量。发现问题质量不高,反馈问题不准确、不到位,被巡察党组织就会不服气,长期下来就会影响政治监督的权威性。要保证巡视巡察的权威性,就要提高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实际工作中应注意把握“三性”。一要把握针对性。政治巡视巡察的目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需要抓好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第二个层面是广大人民群众,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巡视巡察是政治监督,监督的重点也是两个层面。一个是落实“两个维护”根本任务,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监督的核心,紧盯“四个聚焦”抓落实;另一个是群众根本利益,就是要监督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两个层面的监督,也就决定了政治监督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政治监督是有区别的,不是上下一般粗的。对巡视而言,更多要从“两个维护”上进行监督;而市县巡察,更多则要从维护群众利益方面进行监督。有了这种区别性,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确定监督的对象、方法、重点,不断提高巡察的针对性。二要把握联系性。发现问题是巡视巡察工作的生命线,而要发现问题,就必须找到事物间的联系性。首先是政治与经济的联系。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找到政治和经济的联系,要抓住政策转化。比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贯彻落实中都是具体问题,有许多是经济问题,如果被巡视巡察党组织没有落实,就可转化为政治问题。开展巡视巡察,就要吃透有关方面的政策,把政策要求理出清单来,对照清单找问题、下结论。其次是问题与线索的联系。巡视巡察中可以发现大量工作中的问题,如决策问题、工程建设项目问题,问题背后是线索,只有找出问题背后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违纪违法行为,才能形成问题线索。比如,有的招商引资合同看似合法,但产生合同的过程是靠关系和利益输送而形成的,该合同本身就是违纪违规的。第三是责任与问题的联系。一些重大决策,因为决策失误造成很大损失,一般都反映在巡视巡察发现的问题中,但这些问题与哪些领导干部有责任没联系起来,往往作为问题反馈了,但整改不了,导致大部分问题不了了之。因此,只有把问题和责任联系起来,才能分清责任,对当事人进行问责和纪律处分,甚至发现问题线索。三要把握精准性。精准性是相对的,精准性越高,巡视巡察工作质量就越高。提高精准性,一要充分准备,精细制定巡察方案。每轮巡视巡察的对象不同,工作方案就不能雷同,要根据实际,增强方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和规范性。二要研究政策,精准对标。特别是全面梳理被巡视巡察对象需要贯彻落实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法规,形成清单,一一对照筛查问题。三要广泛接触,吃透实情。深入了解掌握被巡视巡察地区(单位)历史沿革、文化特点,以及领导班子成员成长经历、性格特征、群众反映等情况,把谈话准备、线索排摸等环节做实做细。四要严格程序,一丝不苟。扎实做好核查工作,对每一个问题和线索反映,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在严把政策界限、严守工作权限的前提下,把问题摸清楚、搞透彻。特别要坚持和完善巡视巡察报告问题底稿制度,使报告反映的所有问题都有事实支撑和定性依据,确保巡视巡察工作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四是如何提升能力。巡察干部能力不足,首先是工作力量不足,其次是存在临时思想,第三是许多人没有从事过巡察工作。这是全国巡视巡察的共性问题,中央巡视组也存在力量不足的问题。但中央巡视的力度大、质量好,特别是组织严密、准备充分、程序严格,巡视质量很高。他们提升能力的办法,以下几方面值得学习。一是巡前准备充分。每轮巡视前,中央巡视办都要用几个月的时间,梳理汇编政策,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巡视中对照查找,工作人员一看就明白,很快就能上手。二是培训工作扎实。中央每轮巡视前,都安排集中培训,在过去基础上适当延长岗前培训时间。省委本轮巡视也加强了培训,时间延长到4天。三是适度稳定骨干力量。中央巡视原则上抽调人员参加1年巡视,省委巡视办也在积极推动新提拔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巡视,各市州可以先行先试。四是用好专业骨干力量。中央巡视从纪委、组织、派驻和审计、财政等部门抽调力量,在巡视组原则上工作5年以上。省委巡视带巡察也将继续抽调市县巡察干部“以干代训”、以老带新,通过几轮工作,提高巡察干部工作能力。
五是如何规范工作。巡察工作规范化是中央的要求,也是防止巡视巡察利剑变成“双刃剑”的必由之路。做到规范化,一要依规依纪依法。把依规依纪依法要求贯穿到巡察工作全过程。二要建立完善制度体系。要借鉴中央巡视的做法,采取拿来主义,直接运用。但制度下发后,关键要抓好学习和执行。三要用好信息化。兰州市、定西市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得比较好,要积极学习借鉴,通过信息化倒逼推动规范化。
六是如何推动整改到位。从上到下,整改普遍比较薄弱,省委巡视做了积极探讨。十三届省委巡视开展以来,实行“一听、二核、三通报、四问责”整改督办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要继续坚持。市州可以借鉴中央和省委抓巡视整改的做法。目前,整改日常监督工作由纪委、组织部门负责,推动整改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巡察办要抓住这个有力前提,积极主动配合纪委、组织部门在集中整改上持续用力,对账销号。巡察整改任务原则上在集中整改期内整改到位,剩下需要长期整改的移交纪委,纳入日常监督。
三、健全机制,推动市县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组办一体,解决“两张皮”的问题。我省巡察机构组建时,省上明确市级以下层面原则上实行组办一体体制,不再分设巡察组,按照“一轮一组建、一次一授权”的工作方式,组建巡察组,选配巡察组组长,组成专兼结合的巡察队伍,代表市委、县委开展巡察工作。要严格落实巡察办是同级党委工作部门、设在纪委的要求,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代表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巡察办是领导小组办事机构,巡察组代表党委开展政治监督,但监督手段、监督方式、监督资源与纪委基本一致。因此,巡察机构人员选配、经费预算安排、后勤保障等方面要一体安排。市县巡察机构本身人员少,需要统筹考虑,同纪委工作相互贯通融合,最大限度整合监督资源,发挥最优效果。
二是纪巡融合,解决各自为阵的问题。中央巡视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四个全覆盖”,实现全覆盖,纪律、监察、派驻与巡视监督要融合起来。在巡视全覆盖基础上,做到其他三个监督全覆盖。巡察监督是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其他三个监督是纪委履行监督责任,虽然责任主体不同,但在工作推进上可以有效贯通,实现融合。巡察主要是发现问题,巡察问题整改是被巡察党组织的责任,监督整改和日常监督的责任在各级纪委监委和组织部门。最近,中央纪委办公厅下发了中纪厅〔2019〕9号文件,明确了巡视巡察机构同纪委监委协作配合的意见,市县巡察机构要认真学习这个文件,主动加强协调沟通,在力量协同、线索办理协同、整改协同等方面都要做到纪巡融合。
三是市县统筹,解决熟人社会监督难的问题。从调研了解情况看,提级巡察、交叉巡察比单打独斗的效果要好。前不久,省委巡视办下发了《关于开展市县统筹交叉巡察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待修改完善后,将在全省推广。市县巡察要以提高质量、有效覆盖为目标,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绝不能为了完成全覆盖任务而开展巡察。市县统筹要发挥作用,真正破解熟人社会难题,实现有效覆盖和有形覆盖,发挥巡察监督的独特作用,就要做实做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任务统筹。对全市巡察任务进行全面规划,规划到对村和社区的巡察,因地制宜地做好巡察布局和工作安排,提前考虑哪些需要提级,哪些需要交叉,哪些需要机动,把全市的底子掌握清楚,知道体量有多大、任务有多重,不一定每个单位都搞常规巡察,也不能市、县各搞各的。二是力量统筹。巡察工作力量统筹要从大监督的格局出发,把纪检干部、巡察干部和审计干部等统一起来,从市到乡统筹使用。这样统筹,力量也是足够的。市县若能把抽调干部参加巡察的机制建立起来,力量就更强了。要以此来建立巡察干部人才库。三是组织统筹。市上要统一组织巡察工作,这个组织是工作层面的组织,不是发个文、开个会。四是保障统筹。提级巡察时由市级保障或分别承担,交叉巡察时可分头承担,各保障各的巡察组。破解熟人社会,市县统筹是根本途径,一定要把统筹作为重中之重,作为推进巡察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四是专兼结合,解决队伍素质不高、力量不足的问题。巡察不可能完全成为专业队伍,专兼结合是基本途径,短期内不可改变。从巡视巡察制度设计来看,专兼结合既是劣势、又是优势,专得不够,在工作质量上存在缺陷,但却能破解熟人监督问题,形成有效回避。关键的问题是要抽调优秀干部参加巡察,有效化解兼的弊端。市县要推动建立两种机制,即把巡察岗位作为党性锻炼、纪律历练、作风整训的吃劲岗位,新提拔的干部原则上要参加一年巡察,并把参加巡察时间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用制度机制解决抽调优秀干部难的问题。
五是长短共管,解决整改不到位的问题。把集中整改和日常监督结合起来,巡察原则上以推动集中整改为主,巡察移交的问题必须做到“新官要理旧账”,充分彰显巡察的利剑作用,积极回应群众关注度高、期望值高的问题。从现在开始,每轮巡察结束后,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要按巡察整改要求,向纪委报送整改方案和整改报告,抄报巡察办、组织部、宣传部,巡察办要积极配合纪委、组织、宣传部门,审核巡察整改情况,特别要关注集中整改情况,协助纪委按照“一听、二核、三通报、四问责”机制,抓好整改,对账销号。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纳入纪委、组织、宣传部门日常监督,推动全面整改。
六是科技加制度,解决巡察不规范的问题。要利用科技手段和信息化平台,不断增强监督实效。最近定西市建立了惠农资金监督网,发挥了公示、查询、比对的重要作用,监督效果非常好。这个平台尤其对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作用很明显。各地要学习借鉴,在科技加制度上进行探索创新,提高巡察监督的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