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敦煌市纪委注重抓早抓小抓预防,积极搭建“三大平台”,扎实践行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真正使“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
搭建“党纪党规”学习平台“补补钙”。邀请省市党校教授,就《准则》《条例》从修订背景、聚焦问题、主要内容及贯彻落实等四个方面,对我市各镇、部门班子成员和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等400余人进行了专题培训。通过专题培训,在全市党员干部中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准则》《条例》高潮,有效推进了学习贯彻活动深入开展。各基层党委通过廉政大讲堂、“一把手”讲廉政党课等多种形式对全市各镇、部门党员干部进行全面培训将党规党纪教育延伸到“神经末梢”,切实使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搭建“警示教育”震慑平台“洗洗脑”。结合发生在我市的三起典型案例,采取以案说纪,以案析理的形式,组织全市各镇、部门班子成员200余人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切实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教育党员干部明底线、守纪律、知敬畏。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对1起村党组织负责人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问题,在全市范围点名道姓进行了通报曝光,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建成了敦煌市廉政教育基地,组织全市党员干部进行了参观,引导党员干部时刻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利用廉政短信平台,向全市领导干部发送廉政提醒短信3000余条,有效防止违反各项规定精神行为的发生。
搭建“关爱教育”谈话平台“咬咬耳”。针对日常检查、受理举报中发现的在扶贫领域“两查两保”工作中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履行监督责任“宽松软”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集体和个别的方式,先后对9个镇党政主要领导及纪委书记和22个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工作约谈,对4个单位主要领导和3个单位的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进行了提醒约谈,对3个单位主要领导和发生违纪行为的2个单位班子成员进行了告诫约谈,切实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敦煌市纪委 付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