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任职陕甘总督期间,一天,左宗棠微服私访,漫步在酒泉城里,他发现一头毛驴在啃食柳树皮,左宗棠大为恼火,已经三令五申要爱护树木,不得损坏树木。怎么还有人不爱护树木,致使驴啃树皮,他下令严查。
原来,有一个人进城办事,匆忙中将驴拴在柳树上,结果驴啃食了柳树皮。左宗棠下令军士把毛驴牵到鼓楼前斩首示众,并张贴告示告诫民众:“今后若有毛驴毁坏树木者,驴和驴主同罪,一律斩首!”据说此告示一出,再无犯者。
其实,左宗棠重视植树造林由来已久。在《楚军营制》就有这样的规定:“长夫人等不得在外砍柴,但屋边、庙边、祠堂边、坟边、园内竹木以及果木树,概不准砍……倘有不遵,一经查出,重者即行正法,轻者从重惩办。并仰营官、哨官随时访查,随时教戒。”
在左宗棠严厉督促下,因地制宜,栽种杨树和柳树。当时,左宗棠所部大约12万人,据说规定每人植树10棵。于是,沿着古丝路由潼关到酒泉乃至天山南北一线形成了一条绿色的长龙,总数多达上百万株,百姓受益匪浅,至今在河西走廊的一些地方人们依然能看见“左公柳”、“左公杨”。
民国年间,小说家张恨水到西北考察,写过一首《竹枝词》:大恩要谢左宗棠,种下垂柳绿两行。剥下树皮和草煮,又充饭菜又充汤。说的是逢大旱之年左公柳成为许多人的救命树。